1101本周精選-聊聊如何正確使用券商的研究報告。個股分享1795美時購併Alvogen US這家公司的合併綜效評估分析

    大家好,我是散戶好夥伴張國秋,今天是2025年11月1星期六。台股周四又創下歷史高點28527點,大盤指數驚驚漲,投資人愈害怕指數漲越高,台股主要還是受到台積電的帶動,台積電週五盤中創下1525元的新高,除了台積電之外,2317鴻海跟3711日月光以及像台達電跟京元電等AI相關股票還是持續往上,多頭氣勢還是很旺,我還是建議既然是多頭市場指數高點就不要預設立場,因為股市超漲超跌是常有的事情,現在當然還沒有看到空頭的情況,所以建議還是以多頭的思維來操作股票。
 美國部分,聯準會(Fed)在台灣時間30日凌晨2點公布決策,調降聯邦資金利率區間1碼,降為3.75%-4%,並且12月1日起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聯準會今年以來已第2次降息,但聯準會主席鮑爾在記者會上表示,12月降息並非板上釘釘。鮑爾在記者會上告訴媒體:「我們仍面臨雙向風險。在本次理事會會議討論中,對12月政策走向看法大相逕庭。12月進一步降息並未成定局,並非板上釘釘。」聯準會將從12月1日開始停止縮減目前規模6.6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因證據顯示貨幣市場流動性已開始漸趨緊俏,銀行準備金水準下滑。交易商持續押注聯準會將在12月再度降息1碼,明年3月還會再降息。降息消息發布後,美股表現算是平穩沒有太大變化,因為投資人預期這次會議會降息,所以訊息公布之後對美股並沒有特別的影響。不過資金更加寬鬆是確定的,市場資金多,對股市相對仍是有利的環境。
   另外一個重大消息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華府舉行的GTC大會上宣布,將以約10億美元(約310億元台幣)取得諾基亞2.9%股權,雙方將共同開發軟硬體技術,加速5G向6G的轉換。消息一出,諾基亞股價在赫爾辛基股市大漲22%,創下2013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黃仁勳表示,與諾基亞合作將幫助美國在下一波6G革命中站穩核心地位,業界人士分析,輝達攜手位於歐洲的諾基亞,此前也投入50億美元支持英特爾在美國建廠,背後意圖是加強西方自主供應鏈,以降低地緣風險。輝達的市值近期已經來到了5兆美元,可以說是天文數字了,不過輝達的艦隊持續擴散中,股價還是持續上漲,近期美股超級財報週結束了,各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都提高了2025年的資本支出,而且也預告著2026年會繼續大幅的提高資本支出,而且各大CSP的獲利都在持續增長當中,自由現金流還是非常健康,美股表現也是相當穩健,這波多頭行情我還是建議投資朋友對指數高點不要預設立場,因為多頭就是看多做多,一旦趨勢反轉一定會有很多的訊號出現,屆時再來確認應該都還是來得及的。
   每天早上八點半左右我會在我的投資群組發布當天券商的研究報告供投資朋友參考,今天本周精選就來跟投資朋友聊聊如何正確使用券商的研究報告。券商研究報告(Research Report) 是投資決策的參考資料,但若使用錯誤,反而容易被市場帶風向。
我整理成一份「最適當使用券商報告的方法」,供投資朋友參考。
💡 一、使用這修研究報告是要更明確瞭解目的:也就是說你是要「尋找想法」,不是「尋找答案」
• 錯誤用法:看目標價 → 覺得報告說會漲 → 馬上跟單。
• 正確用法:把報告當成找題材、挖資料的入口。
o 例如:報告提到「AI伺服器導入液冷技術」,那你就去研究「液冷供應鏈有哪些公司」。
o 研究報告的價值是「啟發」,不是「預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先看「假設」再看「結論」
每份報告都有一套隱含的假設(Assumptions),這才是靈魂。
你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1. 他對產業成長率的假設合理嗎?
2. 毛利率/營收成長預估是否過於樂觀?
3. 與競爭對手比較時,有沒有忽略風險因素?
→ 若假設錯了,結論再漂亮都沒意義。
🧩 三、比對不同券商的報告
• 同一家公司,不同券商常會有不同的預估。
• 多看幾家報告能幫你:
o 看出共識區(大家都看好的主軸)
o 找出分歧點(市場未定價的風險或機會)
👉 當你發現「只有一家特別樂觀/特別悲觀」,那就是要警覺的地方。當然就是要去了解他們特別樂觀或是特別悲觀的原因是甚麼,深入研究這些假設到底合不合理等。
🧠 四、重視「產業邏輯」多於「EPS目標」
研究報告最有價值的部分常在:
• 產業鏈分析
• 關鍵零組件趨勢
• 公司策略或產品定位
這些內容幫你建立長期投資的底層邏輯。
EPS、目標價這些,只是短期參考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注意時效性與目的性
• 券商報告可能有推案/造市的目的(特別是新股或熱門題材)。
• 看數據!如果報告引用都是距離現在久遠的數據,這些數據與假設應該是已過期,就比較不具有參考價值。
• 看股價位階!不管是「外資報告」還是「本土券商」這些券商的研究報告如果股價在相對高點時還大力看多調高目標價,建議投資朋友千萬不要一窩蜂就進場買進,因為這種無腦的買進很常套在高點位置。相反的如果一檔好股價已經修正過一段時間了,券商調降目標價,這時反而更要注意這檔股票的投資價值是否已經出現,因為券商看空的研究報告可能是加速股價下跌的原因,一旦股價跌到價值高過價格時,通常長期投資的人反而會進場去買進股票。這些買賣時點當然都是要經過大家智慧的研判來決定,千萬不要沒有經過思考就接受這些建議券商的買賣建議,因為沒有經過思考的買賣確實很容易追高殺低,這點一直以來都是散戶無法辨免的宿命,但是我們這個節目就是要讓散戶擺脫這種宿命,所以現在跟未來我都還是會不厭其煩地提醒大家這些投資應該特別注意的事情。
✅ 總結一句話:
「研究報告不是預言,而是地圖。
地圖能告訴你方向,但你要自己走出正確的路。」因為很重要,所以我再重複說一次,地圖能告訴你方向,但你要自己走出正確的路。
   今天本周精選,來跟投資朋友分享1795美時這家公司,1795美時。是一家全球性的製藥公司,專注於製造和銷售困難學名藥與癌症學名藥,產品線涵蓋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疾病、癌症、女性保健、減重等領域。 美時的主要業務包括:
• 學名藥製造與銷售:專注於高壁壘的困難學名藥和癌症學名藥,例如抗血癌藥、抗血栓藥等。 
• 原廠產品線: 經銷特定品牌藥品,如減重藥、女性保健產品(避孕藥、荷爾蒙藥)和骨質疏鬆治療藥物等。 
• 臨床試驗服務: 通過子公司在印度提供臨床試驗服務。 
• 產品授權與併購: 將自主研發的產品授權給商業夥伴或進行併購,以強化產品組合並擴大市場。 
•     美時在2025 年9 月以6.58 億美元(約新台幣200 億元)收購了美國製藥公司 Alvogen US 的100% 股權,此舉將美時推升為全球前20 大專科製藥公司。 這次收購將整合美時在亞洲的優勢與Alvogen US 在美國的研發、製造及銷售能力,為美時直接進入美國市場並擴大產品線(包含困難學名藥與改良新藥)提供關鍵的「一站式」垂直整合平台。美時以現金+優先股+績效對價收購母公司 NAGH 100% 持股,取得 Alvogen US這家公司100%股權。此交易估值最高 20 億美元,交易完成後,美時合併營收與 EBITDA 倍增,直升全球前 20 專科製藥公司。

這個購併有相當深層的戰略意義:
1. 取得美國平台:FDA 認證廠+自有研發管線+專業銷售隊伍。
2. 產品互補:吸入劑、LAI、肽類等複雜劑型疊加美時口服腫瘤強項,管線近 100 款。
3. 產能與議價:美國與亞洲雙平台,供應鏈韌性+全球議價力提升。
   最近我看了國內投顧的研究報告指出.,美時以往在美銷售是Alvogen US作為經銷商,併購後變成直營銷售;併購前美時的美國市場銷售佔比約41%,公司預計併購後預期躍升至74%,將轉變為美國為主、亞洲為輔的布局。法人預估,合併後美時營收將達原有的1.9至2倍,預估明年美時營收將達447.5億,毛利率52.7%,稅後淨利88.3億,EPS 來到33.06元,有機會創下歷史新高。研究報告對於其併購Alvogen US相當樂觀,認為對明年獲利幾乎沒負面影響,合併效益可望完整展現,並且有5項綜效,分別為產品組合擴張在學名藥覆蓋加大;產品線互補;研發與技術能力整合;獲得美國製造能力;生產與銷售一條龍整合。起先我對這份研究報告還是心存疑惑,我非常認真地看完幾份研究報告,但是這中間有太多艱深難懂的醫藥類專業知識,還有國際間的學名藥的到期的轉變影響等都會對美時這家公司產生影響。另外收購案預計需時約三個月進行審查,並於2025年底前完成交割,最快將於2026年1月起正式合併營運。但此交易案需取得台灣與美國主管機關的核准,可能有延遲的風險。我綜合幾家券商的評估之後2026年EPS 30元我認為有點太過樂觀,包括2026年後Lena血癌藥會受到強烈競爭的情形,影響營收及整體毛利率。還有就是Alvogen US在2025年的營運成效不明,且對於合併的綜效顯現實難評估,如果用1+1=2的方式去估算說真的有點遷強。所以我覺得可以用比較中性的看法來面對美時2026年的獲利我預估每股盈餘應該是在24-26元之間。如果是這樣的預估,美時目前295.5元的價位算是合理不算貴的估值。如果以本益比15倍來計算的話,360元的股價應該是合理的,投資朋友如果對這檔股票有興趣,當然就是要隨時注意這家公司的即時動態以及未來每個月公布的營收及季度公布的獲利狀況是否會越來越好。好的,我今天就大家分享到這,最後祝福大家操盤順利賺大錢,散戶好夥伴張國秋,下次見,掰掰。
 

本文未經作者本人同意,不得任意轉載,有著作權,侵害必究!前往【散戶好夥伴

看看幸運輪停止時12點位置的數字是多少?

0分0秒後可以轉幸運輪喔!

【認證為家長、教師身份就能轉動幸運輪獲取瓜幣囉!】